陶澍举荐了“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”魏源等一大批人才

作者:赵心放

陶澍在其一生中,不仅做出了显著政绩,还发现培养了一批国家的栋梁之才,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人才的“渊源”。本文专门聊聊陶澍的经历及事迹。

图片

(一)勤奋学习一举成名

陶澍,字子霖,出身于典型的耕读世家。父亲是个性格奇伟,远近闻名的诗人、学者,遗憾的是,文曲星不青睐他,在科考中屡试不中,一辈子靠教书为生。陶澍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求学,受到良好的教育,又增长了见识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,年仅7岁的陶澍到长沙岳麓书院学习。他学习刻苦,深受书院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,从此立志以天下为己任,力求锐意改革,除弊创新,经世济民。

嘉庆五年,21岁的陶澍随父亲到长沙参加乡试,成为举人,但随后赴北京会试却名落孙山。灰心丧气的陶澍,在父亲的鼓励下,留在京城认真温习功课准备再考。过两年陶澍参加壬戌科会试,金榜题名,并在殿试中取得二甲第15名的成绩。23岁的陶澍成为湖南安化县历史上第一个进士。

入仕后的陶澍,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过多种职务,从任翰林院编修开始、到1839年6月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,共计从政37年,历经嘉庆、道光两朝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绩。嘉庆皇帝曾夸奖他“尔尚有良心......”道光皇帝则评论他“端直宅心,勇敢任事”“器资端亮,学术淹通”。

图片

(二)谋政勤政贡献卓越

【出版文献】鸦片战争前后,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,清王朝危机四伏,传统的经世意识逐渐向近代经世思想发展,湖南成为了这一思潮的重要发源地,著名的“湘系经世派”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在体现其经世致用思想的《皇朝经世文编》中,搜集了清初以来二百年间关于政事、文教、刑律等方面的一千余篇文章,是中国近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划时代文献。 该书由时任江苏布政使的贺长龄聘请魏源编辑,作为江苏地方一把手的巡抚陶澍,对编辑印行给予了积极支持。

【盐政改革】清代沿用明代的盐政管理体制,食盐的运输和销售均由称为“纲商”的富商垄断。“纲商”勾结不法官僚沆瀣一气,恣意抬高盐价,中饱私囊,另一方面私盐猖獗,官府束手无策,导致民不聊生,官府税收减少。陶澍以票盐制代替纲盐制,老百姓都可以依法申请盐票,取得运输销售官盐的资格,彻底打破了官商的垄断。盐政改革后,盐价公平,官府税收增加,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。

【兴修水利】陶澍出任管辖江苏、安徽和江西三省的两江巡抚,时间长达十九年,他深知水旱灾害的危害,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,经过实地考察和集思广益,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治水措施。在传统的“筑堤束水“基础上,更加注重疏通的办法,从实际出发,巧妙利用地势、水势来治水,先后疏浚了洪泽湖、黄浦江、吴淞江、浏河、白茆河等。这些水利工程,改变了两江地区的生态环境,提高了抗灾能力。

【开启海运】漕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历代历朝每年要从南方运送漕粮供应京师。在清代的嘉庆、道光期间,由于运河频繁发生淤塞,加之沿途官吏勾结盘剥,致使漕运不畅,出现了严重问题,陶澍经过调查研究,开始实行海运。道光六年(1826年),160余万石漕米从海上起运,经水路4000多里抵达天津,与河运相比,费用减少一半。从而促进了清末商品经济的发展。

图片

(三)当今之要首在得人

“当今之要,首在得人”,是陶澍勤政谋政的重要举措,他花大力气,下真功夫,对一批有用之才不遗余力地进行提携重用。

贺长龄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后裔。陶澍与贺长龄的友谊深厚,二人常互相支持,共同探讨学术和政务。陶澍任职江苏巡抚其间,贺长龄担任江苏布政使。陶澍通过长期的共事,发现了贺长龄的才能,经全次推荐下,贺长龄一路升迁,后来官至云贵总督。陶澍还与贺长龄共同推动了《钦定读本》、《诗书精义汇钞》等重要书籍的刊印,这些举措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陶澍任职两江总督期间,两江地区面临繁重的治水任务,陶澍听说林则徐很有治水经验后,便奏报朝廷,将林则徐调任江宁布政使。在那以后,两人通力合作达长达7年之久,圆满地完成了治水任务。陶澍病逝前,向道光皇帝举荐林则徐继任,称赞他有才能且心细,比自己强十倍。后来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的事迹众人皆知,在此不赘述。

1820年陶澍赴任川东兵备道前,回老家探亲期间,发现一个聪明绝顶的8岁小孩子,马上订下娃娃亲,将自己5岁的女儿许配给他。这个小孩子叫胡林翼。胡林翼在年轻时放荡不羁,作为岳父,陶澍对其很宽容,说不足深责,相信他将来会成大器。胡林翼后来成为湘军重要首领,曾多次推荐左宗棠、李鸿章、阎敬铭等,为时人所称道,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称为“中兴四大名臣”。

1837年,担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回到家乡时,很欣赏一幅欢迎他的对联,当即约见那时只有二十多岁,仅是一名书院山长的左宗棠,见面后就感到左宗棠是个难得的人才,为此,还专门在此留宿一夜,与左宗棠纵古论今,当时已经58岁,身为朝廷重臣的陶澍,主动提出与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。左宗棠的事迹也是众人皆知,在此不赘述。

对于自己幕府里的人才,他也是着力培养。他的幕府里走出了两个重量级知名人物。魏源在其所著《海国图志》里提出了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理念,可以说就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。李星沅是湖南“以经济而兼文章”三君子之一,后来任职云贵总督、两江总督。

《清史稿》高度评价陶澍,用人能尽其长,他发现并培养的人才,后来都成为了名臣。

图片

【作者简介】作者赵心放,笔名赵式,重庆市南岸区人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